短文网

短文/随笔/诗歌/散文/心情/作文/唐诗/宋词/故事/成语/日记/语录/哲理

诗杰杨盈川治水

美丽千年古村,花落衢州盈川,确实受之无愧。村前码头就显得苍老而精神矍铄。块石砌成的基础几乎完好无损,坚挺地扛着头顶的长条石板叠就的阶梯。这石阶头枕老鹰嘴,脚抵盈川潭,呈30度横卧,面对宽阔的、碧绿的、平静的潭水,长长的、飘动的、蜿蜒的河水,见过百舸千帆的热闹繁华,有过目送孤帆远影的惆怅,也许只有断断续续的、模模糊糊的、零零碎碎的影响,但盈川县首任县令杨炯的音容笑貌、言行举止是刻骨铭心,深深地、久久地。在他附近就有一座古建筑,名杨炯祠。清康熙《西安县志》云:旧城隍庙亦在,其神即盈川公杨炯。

诗坛唐初四杰之一的杨炯,唐高宗永徽元年(650)生在陕西华阴望仙里,聪明苦读,学富五车,故在显庆四年(659)举神童。上元二年(675)中特命进士,先后任待制弘文馆、秘书省校书郎、崇文馆学士、司直、詹事府太子詹事。虽教李显、李旦两任王子有方,深得武则天赏识,但因他的堂弟神让随徐敬业讨伐武氏,还是受株连贬为梓州(今四川省三台县)司马参军。天授元年(690)回洛阳,与宋之问同为武则天宫中习艺馆司直。如意元年(692),分龙丘县(今龙游县)置盈川县。县西有荆溪,陈时土人、信安县令留异恶刑字,改名盈川。盈川县名在盈川。(《旧唐书》)。这年秋,杨炯辞亲别友,南下任盈川县令。《新唐书地理志》载:唐时有三个盈川县,一个是江南道信安郡(今衢州),如意元年(692)析龙丘置盈川县:一个在江南道黔州黔中郡(今贵州某地)盈隆,先天元年(712)曰盈川,天宝元年(742)更名洋水;一个在剑南道戎州都督府盈州(今四川筠连),盈州有县四个:盈川、涂赛、抪陵、施燕。2005年11月,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有关部门致信衢州杨炯研究会说:筠州初唐属羁縻州(注:承认是唐朝的国土,完全自治),筠连未设过盈川县。很显然,杨炯走马上任之地唯衢州的盈川。盈川位于衢江与上方溪的交汇处,是水陆交通要道。

治水防旱是古代县官的主要职责之一。杨炯一到盈川,顾不得一路的风尘一路的劳累,立即登上赭色的老鹰嘴,居高环视低矮的丘陵、交错的沟壑、一片片黄澄澄的橘树林,一块块金灿灿的稻谷,心中勾勒着造福一方的蓝图。要想川水流、仓谷盈,就当借用京城长安的好办法。长安宽敞的街道两旁都有排放污水的沟渠,这就避免积水和淤泥,是谓疏。长安的水源,是通过龙首渠、清明渠、永安渠、黄渠,将城外之水引入城,供民众饮用、洗涤、防火,然而并不因来路多、水源足,就让引入的水成为匆匆过客,于是,开凿人工湖,诸如城东南的曲江池、大明宫中太液池、兴庆宫中龙池、太极宫的东西南北海,等,百日无雨也照常供水,是谓导。长安有主管京都绿化的虞部,皇城内百官衙署是槐树成荫,城内街衢种树由街使负责,缺损必补,所以,不仅仅是宫梅殿柳、客舍春柳、桃花历尽杏花香,还有梧桐、松柏、榆树、芙蓉、柑橘,还有一些奇花异草,这些植物不单是净化空气、调节气候、美化风光,还有蓄水作用,可谓涵。

第二年正月,在这插根筷子也会活的时节,杨炯带着官差和一些民众,从盈川沿江下行半个时辰,到团石湾北部的童山。他笑着说,今天,我们要叫这瘌痢山长出头发来。他挥锄刨坑,种下培土后稍稍提提根,再压土敲实,最后浇些水。他种五株松树作示范,然后让大家分片种树。连种两年,近百亩罗汉松苍翠欲滴,有序如方阵挺立村后,人们把村名改作罗汉松村。清人余鹤霄诗云:老树排空气自横,风送松涛听夜半。写出童山松树的苍劲、壮观、气势。可惜,左宗棠部在衢州围剿太平军时,其手下水军都司黄九皋伐古松七百株用以造船、烧饭。尽管,左宗棠接到民众举报,发牌缉拿黄九皋,黄畏罪服毒自杀(汪子宽《平匪纪略》),但杨炯植的树也有4株遭到厄运。1939年,国民政府司法部次长余绍宋归故龙游时,专程凭吊杨炯祠,并书唐代遗踪刻石立在幸存的松树下。余绍宋在《寒柯堂诗》记:唐松,原名罗汉松,县西20里团石湾,今松犹存,旧有石碣唐代遗踪,实在龙游县唯一古松树。

未几,杨炯知道盈川十年九旱,地名也体现人们期盼河川常有绿水盈盈。他就去田间地头山涧水沟去转转。一日,见盈川北面山腰的九龙溪,流水虽无奔腾飞湍之势,却也咚咚潺潺绵绵不绝。当走到一个大水坑时,顿生主意,在水坑出口处打几根树桩,横埋几根松树,堆砌些石块,不就提高蓄水位,再安装木闸门排水。既省工省钱省力省物,又蓄水防洪抗旱,真是以四两拨千斤啊。他捐出些俸禄,又向村里船民组织顺风会募捐些资金,雇工筑起小水坝。又组织一些贫苦农民迁来这里居住,并带领他们在九龙塘边种上杨柳树,把塘四周山地改成田,在东面山上养些鸡。这些农民衣食无忧,还常有鸡补补身子,有汪姓家族由于羡慕而从新安迁来。杨炯又带他们在塘西南山岙里再建一口千余平方米的阳基塘。

不知是神仙嫉妒,还是玉帝考验民间抗灾能力的极限,证圣元(695)翻了脸,不再风调雨顺。清明时节雨纷纷,家家播种喜洋洋,但谷雨断雨,梅雨季节日日晴。乡人告诉杨县令,六月六日水神纪念日,信安(今衢州)乌溪江上游的黄檀源都抬禹王出巡的。传说,禹王的母亲怀胎时落泊在这一带,在梅子岙山地生下大禹,幸遇上几个烧炭人抬回村里养护得以成长。禹王出巡是双峰口下方圆四五十里的千户大村派人轮流抬轿护送的,连续三天。不过历来只到沧州(今大洲),没涉足盈川。是否能请禹王多一个出巡地?杨炯找几个村的族长议定。迎禹王那天,盈川村家家户户派出青壮年,有的擎彩幡,有的敲锣鼓,有的持钢叉壮威,有的抬神像,童叟妇女则在村里插香点烛备祭品。杨炯先是鸣锣开道,率众到沧南迎接禹王,然后在码头石牌楼前祭拜,杨炯端三牲供奉,还带头三叩九拜。

苍天无眼,苍天无情,任然装聋作哑,依旧不赐乌云细雨。十天、半月、三旬。九龙塘、阳基塘如一双视网膜破裂的干燥得充血的凹眼,盈川潭底的石头大多面对黄天,田龟裂,稻枯死。杨炯恨不能呼风唤雨,唯照民俗求雨。他脚穿蒲鞋,光着头,亲扶龙亭和数十位村民进山谷上高岭,到一股泉水下去接龙。他在一炷香下端吊块生铁,插入岩缝,燃香叩首。香燃到线段时,正对泉下小水坑的生铁坠落,惊动龙神,溅起水花,泛动水纹,然后舀起一瓶泉水放进龙亭,抬到县衙井前祈祷。村民都到井前跪拜,以额触地。道士作一阵法后,泄气地摇头说,龙神不来抢回龙水。

杨炯泪如雨注,手捶井圈,苍天啊,为何掣肘于我?为何不悯农?他怀着对绝情苍天的怨恨,怀着对黎民百姓的关爱,怀着无力解民倒悬的内疚,怀着对求雨的绝望,毅然头钻井口,倒坠井底,当即身亡。村民一片嚎啕,一片呜咽,一片抽泣。俗话说,六月无雨夜,可杨炯以身殉职以命抗天当夜,竟大雨盆泼好几个时辰。民感其恩,在盈川西500米处建城隍庙,塑杨县令肉身神像,金冠龙袍,以奉祀。庙碑有云:炯因旱祠雨不应投井以殉。武则天见奏,题书其死可悯,其志可嘉,敕封杨炯为城隍神。唐玄宗则加封为仁祐伯,唐代宗李豫再次加封仁祐伯,并敕将原城隍庙扩建为三进三十二间。北宋宣和三年(1121),因原庙被火焚,便在盈川西侧凤凰山重建。后被白蚁侵蚀倒塌,又于明正统元年(1436)移建在半潭以西山边。1920年前后,衢县、龙游两县划界,半潭划入龙游,盈川民众在村东虾形山背再建新庙。庙内四季香火缭绕,烛光普照。每年六月初一,村民抬杨炯神像巡游各村,锣鼓喧天、彩旗飘舞。此举绵延至今。建庙同时,民众将九龙塘、罗汉松山改称为杨塘、杨树山。千年铭志杨侯功德。

杨炯是诗杰,而诗实在工余之闲笔。所以在衢州盈川三年,劝农桑、修水利、理积案、保平安,夜以继日忙公务,几乎没有写诗,较确认在盈川的诗作仅有:为侍郎徐安贞的岳丈写的《夜送赵纵》《和刘长史答十九兄》,赋《浑天赋》。然而,他用报国爱民的赤心,用年轻的生命创造出惠民德业,这是动天地、感神明的千古绝唱。如树之郁郁,水之盈盈,与天地共存。(烛光)

随机推荐:
小弹簧 压簧 柜卧室 别针装饰 创意 百搭 吸附甲醛活性炭 办公桌腿 干花贺卡 dc水滴轮 男棉袜 纯棉 防臭 培训白板 网红拉杆箱抖音 可爱 小推车置物架 苏打饼干 厨房橱柜 茶几 简约 法式复古少女 饮水机净水器 一本涂书高中数学 汽车手机盒 自行车男 变速 装饰摆件 更多精选文章>>>

本站由EMLOG强力驱动

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/整理,本站纯公益性用途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